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体育工作方案(2023年度)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体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体育育人改革,完善新时代体育评价机制,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根据《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等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继承发扬“完全人格、首在体育”的优良传统,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和“健康校园、体育先行”的发展理念,积极倡导“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的现代健康理念,紧密结合学校的办学宗旨,以“慧·竹”文化为引领,推进素质教育。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蓬勃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同时把阳光体育活动与促进和谐校园等紧密结合,培养教师和学生积极主动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素质和体育文化素养,推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二、工作目标
(一)积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确保《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达到95%以上,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丰富的教学内容,着力提高学生的体育参与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至少一项运动技能。
(三)积极推进和落实“双新”工作,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培训、交流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确保教学质量。
(四)探索创新体育课程思政,以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和道德品质为目标,实现体育教育的全面发展。
(五)精心组织各类体育活动,包括课内外的体育竞赛、健身活动等,营造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
三、组织机构
成立由学校党委领导的工作领导小组,由副校长领导的工作实施小组,由各职能部门负责的工作执行小组,形成了三层级管理机构设置,明确了岗位职责,形成了有效的工作网络,进一步发挥统筹规划、管理监督全校体育工作的功能。每学期召开体育工作专项会议,各职能部门协同联动,形成高效的学校体育工作管理机制和高水平的治理能力。
(一)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金怡
副组长:苏晓锋
秘书长:张文有
组 员:杨建兵、尹皓、吴翔叶、梅林、江君、张渠、黄伟荣、查进丰
工作职责:
1. 制定体育政策:负责制定学校体育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政策,确保体育工作与学校教育目标相一致。
2. 组织实施体育活动:组织并推动学校内外的体育活动,包括校际比赛、运动会、体育课程、健身锻炼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3. 资源配置与管理:合理配置与管理体育设施、器材和资金,保障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良好的体育环境。
(二)实施工作小组
组 长:苏晓锋
副组长:张文有 黄宇佳 查进丰
组 员:体育教师、班主任
工作职责:
1.定期召开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制定体育工作计划,并在学期末进行总结。
2.定期开展体育教研工作,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推动全校体育工作的发展。
3.负责组织全校性体育活动,安排好全校学生的体育活动,配合上级部门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体育竞赛活动。
4.加强体育安全管理,指导青少年科学锻炼。对体育教师进行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对学生加强安全意识教育。
5.积极落实上级部门关于体育工作的要求和任务,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文件和指示精神。
(三)计划财务部
组长:黄伟荣
组员:张文有 查进丰
工作职责:
1. 审核编制总体经费预算方案。
2.制定经费开支标准和财务管理办法,核拨、审核和管理经费开支。
3.负责制定物资购置、发放和资产清理及善后处理办法并监督执行。
(四)文化宣传部
组长:吴翔叶
组员:左世锋、陆燕
工作职责:
1.制定体育新闻宣传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
2.组织协调学校大型体育宣传活动,邀请校外嘉宾。
3.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各种会议和保障等工作。
(五)体育社团管理部
组长:杨建兵
组员:黄许燕、张渠
1.制定学生社团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
2.制定校级体育比赛方案并组织实施。
3.负责班主任队伍体育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
(六)后勤保障部
组长:尹皓
组员:任雯瑾、刘瑶、王柳琴
工作职责:
1.制定体育活动安全保卫、应急管理、消防安全工作方案。
2.做好比赛场馆、活动场地的安全保卫、应急管理、消防救援等工作。
3.督导各部门对比赛场馆、活动场地进行安全检查。
4.制定医疗卫生保障工作方案和卫生监督、医疗救护、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并指导、督促各单项竞赛委员会做好组织实施。
5.制定医疗保障、疾病防控、卫生监督、卫生应急等技术指南、工作规范。
三、主要工作
(一)推进“双新”发展,规范体育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1.根据我校学生及场地、器材的实际状况,结合学科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
2.加强科研意识,继续推进“双新”发展,同时要建立检查评估制度,以切实提高学生的锻炼积极性为目标力争使全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稳步上升。
3.加强学科的常规检查,每位体育老师要依据学科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同时还要加强师生课堂安全意识,防止伤害事故发生。
(二)加强学科建设,探索课程思政新亮点
1.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2.通过定期培训、交流学习等方式增强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3.根据新课标、新课程开展集中教研,创新课程教学方式。在体育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做到每课一反思,一学期一总结,一学年一案例。
(三)抓好群体工作丰富学校文体生活
1.加强早操的日常管理,继续抓好早操的进出场(快静齐)及做操质量;
2.组织开展好学生的体锻活动任课老师要与体育老师密切配合按体锻活动表有组织的进行课外活动保证活动时光和活动质量;
3.配合校团委组织开展好学校各类体育竞赛活动;
4.立足于第二课堂带动更多的同学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5.抓好日常业余训练,创建高水平运动队,学期初认真制订好训练计划合理安排训练时间。负责老师要协调好各部门工作,经常用心主动和班主任、家长联系取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忙,并做好运动员的思想工作,确保运动潜力稳步提高争取出尖子选手。
6.实施全民健身活动,协助校工会开展多样的体育竞赛活动以丰富教职工的业余生活增强教职工的体质。
(四)做好场地器材管理体育资料整理工作
体育器材室配备专人负责管理负责协调好器材的使用保管及器材室的卫生工作每一天出借的体育器材要执行登记归还制度。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做好体育竞赛活动资料的搜集及各类数据上报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统一认识,达成共识。全体教职工要认真领会以人为本和参与式教育理念,贯彻新课程理念,明确“阳光体育运动”对于青少年培养的重大意义,不折不扣地落实学校和年级制定的具体活动方案,保证活动时间和效果。
(二)宣传到位,形成制度。学校利用各种阵地加强宣传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意义,引导师生、家长树立“健康第一”思想。全体师生要争做宣传员,积极向社会、家庭宣传,得到社会、家庭支持,营造“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舆论氛围。
(三)加强管理,注重评价。强化活动的领导与管理,并建立各项管理制度,在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过程与评价上形成有效管理。
(四)将阳光体育活动和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纳入到班级考评中去,以保证学校阳光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并制定出相应的安全措施、应急措施和防范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五)建立学校体育活动长效机制,营造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的氛围,形成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育人环境。推进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双新”发展,创新课程思政,促进和谐校园紧密结合,养成学生积极主动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明礼仪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从而进一步推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