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一直高度重视极家校共育,开发了《家庭教育指导》校本教材,制作了家校通APP,目前正积极创建上海市家庭教育示范校。本次教师团队除护送学生安全到滇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走访学生家庭,把精准扶贫落实到人,把对口支援落实到位,把家校共育工作落 到实处,让贫困学生真正享受到公平和优质的教育。
1月3日早8时,孩子们开始陆陆续续分别乘车回家,老师们稍作休整于当天下午正式开启此次家访之旅。我们将拜访丽江市龙蟠乡2名学生和楚雄市禄丰县1名学生的家庭。
3日傍晚,教师团队抵达丽江市。第二天上午,一行5人乘车开赴丽江市鲁甸乡新主村,前往本次家访的第一站——19环测1班学生和彦保家。彦保是家中独子,爸爸因车祸导致劳动能力严重下降,19年11月份又刚刚做了眼部手术,花了不少钱。妈妈有严重的肺部疾病,需常年服药。不远处依稀可见的2-3亩梯田里的药材便是这个家庭生活的依靠。大山深处优美质朴的风光孕育了朴素的民风,彦保的爸妈用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老师们的欢迎和对学校的感谢,并请学校对孩子“务必严加管教”,“孩子交到您们手里,我们放心!”
随后我们紧赶慢赶,来到龙蟠乡忠义村19环境监测1班学生和爽家中。张校长与和爽父母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张校长介绍了国家精准扶贫的好政策、我校全方位帮困助学的好形势、孩子在我校的好表现等,如数家珍。由于和爽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多次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因此张校长多次建议孩子多加强体质锻炼,拥有一个好身体才能拥有更好的精力去学习,只有好好读书才会有更好的出路。
张校长语重心长的话语触动了家长的心弦,和爽爸妈听着听着就留下了感动的泪水,不断重复说一些感谢的话,语言质朴但却凝聚着深深的感激与对孩子的期待,瞬间也让我们感受到肩上这份担子沉甸甸的份量,提醒我们在滇西孩子的成长教育上依然任重道远!
1月10日中午,姚成刚老师手机上收到和爽妈妈精心制作的感谢信,为家访当天因心情太过激动只顾流泪表达歉意,再次向学校和老师们表示感谢并送上祝福。感谢信一笔一画、工工整整手写而成,体现出山里人尊师重教的质朴情怀。
1月6日清晨一大早,老师们来到车站准备赶往楚雄市禄丰县金山镇小街村。当天天气多变,一会阳光普照,转眼阴云密布,小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在崎岖的山路上一路颠簸后终于抵达18材料1班卢晓梅家。
与家长交流过程中,季根森老师对晓梅妈妈说:“孩子一直以来表现不错,懂事、仁厚,我们也一直想办法给她提供一个勤工俭学的机会。”一旁的晓梅很感动:“季老师对我们很好,他挂在嘴边的 ‘成长比成绩重要,情商比智商重要’这句话我一直都记在心里。”孩子和妈妈多次感谢学校的培养,感谢季老师无微不至的关爱。
一路奔波,一路感动。带着家长们的期盼和祝福,带着孩子们走出大山的憧憬,老师们开始踏上返沪的列车。此后的一段时间,老师们的内心注定充满波澜。但材料人愿为人梯、甘做蜡烛。春节后,我们再相见。2020年,我们携手再出发!(姚成刚)